山西省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补偿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它能保障资源得到合理开发,还能维护国家权益,对于山西的经济以及资源保护有着重大意义。
征收起源
上世纪90年代,国家作出规定,要对矿产资源开采征收补偿费,山西身为矿业大省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紧紧跟上了这一政策。资源开采会消耗自然资产,而补偿费的征收,目的是补偿国家被开采的资源的价值。在补偿费征收实行之前,资源滥采的现象很普遍,征收之后,促使企业珍惜资源,提升了合理开发水平。
征收标准
山西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来计征补偿费,不同矿种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煤炭、金属等矿种的比例会依据重要性和稀缺性进行调整。合理的标准能够保障财政获得应有的资源收益,还能让企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持续发展,进而在保障资源可持续性和企业积极性之间找到平衡。
使用方向
部分补偿费被用来进行地质勘查,目的是寻找新的矿源,以此提升资源保障。另一部分补偿费则用于矿区的环境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山西由于采矿导致环境受损情况严重,补偿费对恢复生态起到了助力作用,这使得矿区长时间开采之后生态能够逐步得到改善,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
成效体现
征收补偿费之后,企业的开采变得更加科学,资源浪费的情况有所减少,回采率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矿区地质找矿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的资源储量颇为可观。并且,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良好的生态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提升了山西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不足与展望
当前征收工作有问题,小矿企业征收困难,部分企业数据不属实,需要完善征收管理机制。未来要做几件事,优化标准,加强监管,拓展使用方向。要紧跟绿色矿业发展趋势,让补偿费能更好地服务山西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